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秋水之兰陵隐逸》 > 2011年的秋水问答
    read-ntentp{fnt-tyle:nral;fnt-weight:100;tet-deratin:nne;line-height:inherit;}read-ntentpite{diplay:nne;viibility:hidden;}

    秋水按:非常感谢小莫的新年礼物!这些东西自从逐浪删除旧数据后,我自己都没有了。今天看到了整理,颇是感概!

    [评论]哈哈,佩服呐![精华]

    秋水大哥随便一个打抱不平就展现出如此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五体投地呐!

    作者回复:…功底不深,和前贤相比,恐怕我这点学识见地也就够给他们打扫厕所的,真的!一点都不夸张,我可是从来不谦虚不骄傲的。

    发表人:轩辕长歌发表日期:2011-02-2100:38点击数:0回复数:1

    [评论]啥是陆小凤?[精华]

    秋水老大,不懂呃,但是你写书和其他人不一样,说不出来,反正挺有意思的

    作者回复:有啥不懂的?“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说华语的地方,就有古龙”,这句话不是我说的,很多论著凡是写到古龙时都会有这句话。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直至今日,这是无数人的共识。我本人也有同感,2000年我出国留学的时候,在hinatwn的书店武侠类里面只见清一色的古龙著作,偶尔可以看到金庸,极偶尔可见梁羽生,其他的作者是再没有了。

    发表人:陌--漠恋(VIP)发表日期:2011-02-2600:点击数:17回复数:2

    [评论]老水,兄弟来了[精华]

    呵呵,老千还在,在写新书呢,卡住了,过来花几个圈找找灵感……哈哈……

    作者回复:我看你那书评区没啥动静,你也很少回复,搞得我以为你一直在炼龟派气功——鳖(憋)气呢(此歇后语,乃亘古秋水原创,哈哈!)

    发表人:千羽千云发表日期:2011-03-0211:31点击数:0回复数:1

    [评论]我对武德对道家的理解[推荐][精华]

    我对武术方面关心颇多,对道家不甚感兴趣。1、武德:我认为武德并不能孤立于人类的道德而存在,其实也就是普通的道德!并不因人们练武就有单独的一个道德存在。只是因为人练武不免易好斗,是以对修身养性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回复:对于武德方面的论述很多,你可以去看看,没有调查,很难发言的。邓老人家的话还是很对头滴!

    [评论]我对武德对道家的理解[推荐][精华]3、道家:我对道家也是不信的!因为它过于玄奥。我认为越是接近于真理的东西越简单,唯一谎言才需要复杂!天地玄黄,各说一篇,谁有道理?我是一概不信!否则,从道家衍生出来的中医也不会在民国时期就被彻底取谛了!我曾查地史料,中医早在民国时期就已被官方彻底取谛!想想也是,你看看红楼梦,什么三年的无根水,N年的锅底灰什么的,简直就是莫名其妙!只是我书中没有办法才借用了中医,事实上我本人是不信中医的!

    发表人:剑指八荒发表时间:2011-03-0621:2

    回复3楼“信”,“不信”。这两个纯粹感性认知方面的字眼我是一向不大感兴趣的。以前的地心说,日心说,一直到星系说,正反物质学说…等等等等,都不是靠信才能肯定,靠不信能够否定的。道家的书我起码看了几百本,勉强算是有点发言权,道藏五千多卷如果连十分之一都没看过的话,是很难有最起码的认知的。当然,道家传承上的事情,更不是学术界所能想象得到的。这个就不讨论了,你我之间不存在讨论传承的平台。

    记得我上学学代数几何的时候,那真是头痛啊!太痛苦了!太复杂了!但对于那些擅长理科的同学来说,这么简单易懂的玩意你连及格都困难,你还真不是一般的笨!所以说,简单复杂都是相对而言的。虽然霍金已经成为全世界公认超越爱因斯坦的丰碑级别伟大科学家,《时间简史》、《果核里面的宇宙》我都看过,不过我不认为霍金说的都是些简单的道理。

    关于中医。嗯,中医从未被民国官方取缔过,你这个一听就知道是小道消息,是别人瞎编的,没有任何证据。你所谓的史料是不存在的。如果有,请说明在哪个图书馆或档案馆、卷宗编号、是哪年的第几号令。我可以查得到。其次,好中医在如今的拜金年代是很难见到的,现在的中医连基本的药材学都不懂得,你说这种人能代表中医那也太荒谬了!呵呵!别的不多说,光是五千多年神州大地产生过多少病患者?想来一定是个不得了的天文数字吧!这些达到天文数字的病人,都是被你说得中医治疗过的,按照你的说法,没有一个被治愈过,是吗?你确定?

    发表人:剑指八荒发表日期:2011-03-0621:26点击数:13回复数:2

    评论]5、我对武德对道家的理解[推荐][精华]

    、道教:在中国历史上,道教曾和佛教发生过次大的冲突,次均以道教失败而告终!理由很简单:佛教的思想自成体系,而道教是杂杂,你追问,很快就辞穷了!是以,我不信道教。

    作者回复:你似乎把道家与道教搞成一个东西了,道教是道教,道家是道家。道家的历史源远流长,而道教则是从张天师开始的。所谓道,乃天下之公道,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真理只能有一个”,佛教的教义与道家(这里说得是儒道尚未分家以前的上古道家,到了孔老庄孟这几代,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讲述的是一致的,这也是儒释道为何是足以代表华夏文化的标志的原因,即使是百万字也难以概括,详细讲的话,还不如把儒释道三大家的经典挨个读上一遍,这样也许能有个最肤浅的认知吧。

    发表人:剑指八荒发表日期:2011-03-0621:29点击数:22回复数:2

    6、宗教:世界三大教中,我唯一比较感兴趣的是基督教。我曾仔细研究过,我觉得基督教不能说是信,起码比较符合人类的发展!你看看世界强国之中,还是信基督教的国家居多吧?这里面有必然的道理,这里不能一一说清。

    作者回复: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从犹太教分支出来的,旧约就是他们共奉的经典。当然了,他们也都有各自的“新约”以及各种先知书。我从初中时就在仔细研究世界这几大宗教(我是从小学六年级开始自发学道的),几乎市面上、图书馆内可以找到所有哲学派系和各大宗教经典(包括摩门教在内)我都挨个读过,有的则是读了几十遍以上,这样一直到1997年,我才最终皈依佛门。说来话长了!三年左右的时间,也只够把我的读后感讲讲。没办法,牵扯太多太庞杂了。

    发表人:剑指八荒发表日期:2011-03-0621:31点击数:11回复数:2

    6、佛教:伟教认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住在猪棚和华屋是没有区别的。讲究的是随遇而安,所以,凡是崇信佛教的国家,基本上都发展的不怎么样!为什么?大家都信了佛教,都随遇而安,还奋斗干什么?

    作者回复:没关系,因为那是不可能的,像你这样的人不是还在嘛,呵呵!

    发表人:剑指八荒发表日期:2011-03-0621:33点击数:8回复数:2

    [评论]看的出来,秋水兄是一位高人![精华]

    刚才我在回复评论时,发现了你昨天发的贴子了,果然高明!能和你这样有水平的人聊天,真的是很爽!我对中国文化否定的居多,肯定的虽有,但比例不高。我认为咱们中国人最大的本事就是把一件极简单的事弄的很复杂!在评论栏内谈这些东西确实不方便,不小心就没了,或是加了很多的,所以很希望和秋水兄好好交流一番!

    作者回复:那要看从何角度而说了,万事万物都有简单与复杂这双面性,易经说的“三易”还是不错的——不易、简易、变易,这就把事物中皆俱的真理性、简易性、复杂性说得很全面了,不过没法详说,即使我们面对面的聊,没个一年半载,恐怕连最基本的轮廓都说不全的。

    发表人:剑指八荒发表日期:2011-03-071:38点击数:15回复数:2

    [评论]话说秋水平时都看什么书?引经据典能随手拈来,那份云淡风轻的自如,当真让人感慨啊!

    发表人:轩辕长歌发表时间:2011-03-0723:25

    汗!上来看看,没想到这么多新书评!我看书啊,胃口好,荤素都吃的!从huang涩小说到上古,从茶花女到古希腊,都吃,嗯,都好吃!从孔夫子到亚里士多德到释迦牟尼,味道都很好!不信你去尝尝!真的!

    发表人:亘古秋水

    1楼书到用时方恨少,能够引经据典,平时的功夫不是白用的,想必定然是博览群书的!

    发表人:剑指八荒发表时间:2011-03-0809:38

    [评论]问候老友!票票2张,咖啡一杯,略表敬意![精华]

    一杯咖啡小意思,良宵苦短情自知。渴时一杯救急难,焉能献花凌云时?知己难得求神交,半夜打扰为壮志!他日鸿鹄飞万里,莫忘今宵赠小诗!

    作者回复:飓风起于浮萍末,寥寥数辞现君情,何日相聚尽昼夜,庶乎朗朗见分明。

    发表人:剑指八荒发表日期:2011-03-0800:05点击数:9回复数:2

    [评论]秋水兄对于我佛教使人失去奋头的答复和赵朴初差不多啊![精华]秋水兄的答复和某人很象啊!当初一个女大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质问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问他如果人们都去信佛,那人类不就绝种了吗?越朴初就是这样回答的:不是还有你在吗?

    发表人:剑指八荒发表时间:2011-03-0821:2

    3楼呵呵,这是在古时著名的一段禅师与书生的问答,赵朴初也算当过若干年佛门弟子的,他知道这个倒不稀奇。

    PS:菩提道的修行是有次第的,这个你可以去看看宗喀巴大师的论著,我就不赘言了。至于你说的只是万千法门中的“头陀行”,这是破除深重执念的良法之一。当然,显然格局小的人适用于此,而且所谓“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在”,大乘菩萨是不分在家身与出家身的,而对菩提道的进取与对事业的建立,这两者之间是并存的,也必须是并存的。如果小鼻子小眼睛的话,没有大的格局心胸之人,这种人最好念佛希求下一世再说吧,呵呵!

    先贤的论著何其多也!踏踏实实吃透一本,赛过浏览万本!但读书时的心态很重要!如果自己有先入为主的意念,脑海已经满得都要溢出来的话,那么再怎样读书,交谈,沟通也都是没有意义的。

    5楼呵呵,这可不是我的原意!不过古德对学禅之人的形容,其中有句话倒是说得很是恰当——“此事(禅),非帝王将相所能为也!”

    也就是说,如果只是达到帝王将相的心胸境界,或许还可以修学下某些法门。但若是要学禅的话,则还是远远未达标的。更深的一层意思:英雄可以征服天下,却征服不了自己。而学佛者首要便是自知之明。一个不能正视自己的懦夫,却成天拿着把圣人尺,量尽天下人的话,这样的话,注定是悲剧结局。

    发表人:亘古秋水发表时间:2011-03-0901:17

    楼那么秋水兄究竟是信奉什么呢?佛学?求道?如果你信佛,何以对道家似乎也是颇为推崇?我对佛学不曾下过功夫,虽然不信佛,但也不反对。从信仰的角度来说,我更倾向于基督教。至于人有自知之明返心自照,我认为是有道理的!只是自明与明人两者并不矛盾,如果不求“圣人尺量尽天下人”,又何必“度尽天下人”呢?

    发表人:我行我素也发表时间:2011-03-0911:39

    3楼“信”这个东西是个迷人心智的玩意儿,或许在愚民顽痴之处,只有用信仰这个东西才有用吧。譬如太阳,它不因为你是盲人看不到而消失,也不因为你看到而存在。所以我不大喜欢这个充满了太多感性冲动的字眼。譬如水可以被煮开,这个事是真实可信的。但这个事实并不需要你去信仰它,信奉它。凡是事实的东西被人所信仰,实在是个很可笑的事情!道乃天下之公道,真理是不可能被谁藏起来的,因为从真理之中蕴育出一切,你可以在名言上说“真理之外”,但这只是名言而已,并非事实。犹如佛经所言“兔子头上角,但有名言,并无其事”。世人总是喜欢玩弄思维逻辑,玩弄名言,所以我往往不愿往深谈,往往谈到最后,总是有人要搞出来些“兔子头上角”的逻辑陷阱,思维怪圈,令人哭笑不得。真理它是普及于切的,耶稣也说过:“神,不在庙堂之中,劈开一块木头,掀开一块石头,你都可以找到祂。”这个没法详谈的,也不是几百万字就可以说得清的。至于我说“圣人尺量尽天下人”,是常见的一种心态,所谓“但见他人丑,不见自己陋”,如此而已。这种狭隘扭曲的心态,又怎能和“度尽天下人”的慈悲相提并论呢?

    发表人:亘古秋水发表时间:2011-03-0923:05

    2楼PS:你所说的“只是自明与明人两者并不矛盾”我再给补充下,己不能明,何以明他人?自欺与欺人可以同时并举,但自明与明人,必须自明在先,否则岂不是一场闹剧!

    发表人:亘古秋水

    发表时间:2011-03-0923:50

    1楼又及:答复下你所说的“如果你信佛,何以对道家似乎也是颇为推崇?”,那么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先了解何为道?何为佛?都有所了解后,答案也就会不问自明了。但要解释何为道、佛,这显然不是区区百万字可以做个最肤浅说明的。所以,只得如此回答。治学者,于学问之道,首要的是扑下身子,全神贯注,倾心倾力,心无旁骛才可有所领会,至于能够领会多少,则涉及人之格局。格局大小尤为重要!徒有才气,并无心胸,此为治学者之大忌!

    发表人:亘古秋水发表时间:2011-03-1000:03

    [评论]得出一个结论:你是MM。

    俺是从《修神》那里看到你的链接,觉得从文笔上你们俩都挺细腻的,是MM,,监定完毕。

    作者回复:……

    发表人:流浪的蛤蟆发表日期:2011-03-1511:2点击数:1回复数:1

    [评论]秋水兄,兄弟今天出了两个评论,估计这种风格不至于让你那么反感了![精华]

    那天秋水兄对我评论的点评,兄弟我看了!首先,我也觉得那几篇评论言语过激,措辞过于激烈了!有点语言暴力!所以,今天写评论是特别注意了这点!欢迎点评!

    作者回复:去了,对最后一篇发了个书评,又要被审核,明天大概可以看到吧。至于前面的篇章,我不想再多说了,没有调查,很难有发言权的,我一直坚奉这个治学者最基本的态度!至于你所说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之类的,我不认为他们是什么骡子马匹,可以跳出来像个小丑一样耀武扬威,杜心武给孙中山先生当保镖的时候,可不是想的图什么光宗耀祖,他只是在孙中山最需要保护的时候挺身而出罢了,这就是真正的中国人,真正的高人。

    发表人:剑指八荒发表日期:2011-03-1516:5点击数:16回复数:3

    [评论]不管风吹雨打,不变的咖啡和问候,八荒前来看望了![精华]

    作者回复:谢谢!昨天去看了你发的文章了,正如你所说,言论自由嘛,呵呵!不过你有句话说得很好“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大概如此,因为这是我对自己对学生常讲的话,呵呵)。有这样的态度很好!——无论科学家还是治学者(注重修行实证的人更是如此了)都是如此的严肃态度。但是,正如孔圣人所言“过犹不及”。保持这样的态度是对的,但也容易流入保持这样的“观点”。

    态度与观点不同。譬如我,随时随地可以否定我上一个小时的观点,因为我不敢保证自己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但我的态度是毫不掺杂世俗人情的,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是向来不会有所留情的。所以这二十多年来,能够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再次深入。所谓博闻强记也好,舞文弄墨也罢,视野的开阔如果不契合开阔的心灵的话,自然只能像是个煎饼,无限的向平面扩张,深度却永远停留在一个层面上,终生难有再一步的深入,脑中的各种知识与观点如同大洋上的各大洲,不能打成一片,获得真正统一的境界,这也是治学者与修行人在风景无限的深入中始终都要留神的陷阱,这也是在到达孔子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圣人境界前,始终会不断碰上的陷阱。不过不断地否定自己,的确是个很痛苦的事情,这种痛苦,不是由“伤自尊”而来,而是由“失望”而来。因为发现你确有比较认真的一面,故而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并非是想居高临下指导一番,而是说出来让我们互勉吧!

    发表人:剑指八荒发表日期:2011-03-2509:07点击数:11回复数:3

    [评论]红杏再来,汇报一下[精华]红杏平时习惯坏,看书是跳读的,今天不同,逐字逐句看到第二十一章。感觉很强烈:你这怪仁兄,很对地方对自己怪趣味的调侃?

    发表人:出墙的红杏发表时间:2011-03-2923:35

    回复1楼对自己,对一些老友的调侃都有的,好玩吧,哈哈哈哈!

    发表人:亘古秋水

    发表时间:2011-03-3000:17

    评论]红杏汇报二[精华]为什么那多地方都有亘古秋水在和什么胡大掌柜的对扯?还有什么中间常出现的(某个构思新大纲的脸都绿了?)

    发表人:出墙的红杏发表时间:2011-03-2923:36

    回复

    我写的东西既不同于网文,又有别于传统,比较个色的风格吧,习惯了就好,有时候比较严肃,有时候也很搞,呵呵,由心中之流淌而挥洒,大概如此吧。

    发表人:亘古秋水

    发表时间:2011-03-3000:03

    [评论]汇报三[精华]还有其它几本书的名字?!偶滴个神啊,大大,不带这么玩的啊!别玩票啊,大大。你得稍微正经点,如果错了,你明天打我屁股!

    发表人:出墙的红杏发表时间:2011-03-2923:55

    [评论]很巧,说明这是有缘份![精华]

    这世间的巧合多了去了,说明我和秋水兄也是有缘之人,呵呵!秋水兄所信奉的佛家讲的是业报一说,今天的巧合说不定就是前世的业所修来报哪,哈哈哈!清明节弄了个小长假,到是可以踏青出游一番。

    作者回复:因果相续不断,今日或是昔日之因所致;亦或是今日之因,促成后日之果,殊难悉知啊,呵呵!

    发表人:剑指八荒发表日期:2011-0-0319:18点击数:0回复数:1

    [评论]咖啡票票,送上早晨的问候![精华]

    秋水兄言之有理!倘是昔日之因可造之日之果,则今日之因理所当然可成后日之果,呵呵!

    作者回复:这是释迦牟尼的洞彻因果之见地。其实我们中国人也有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只不过我们更喜欢用阴阳五行这个钥匙去打开宇宙之秘。中国人擅长剖析归纳,我们早已发现了宇宙总则,但在洋洋洒洒的缜密上,逻辑上,的确是略逊于印度。不过“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因悟道而有仙人;佛法也非因佛而有,而是反之;“圣灵圣父圣子”这“三位一体”,也不因信奉才能存在,我以前就说过,凡是事实的东西被人所信奉,实在是个很可笑的事。至于耶稣也是了不起的大成就者,可惜了,后世这几家渐渐演变为宗教后,其追随者便有许多不智之人纷纷起而相争,毕竟这关系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要吃饭,要出名,要掌权,等到发展出“君权神授”来,更是愈发下流了。呵呵,随口一说,还是方便时,我们见面畅谈吧,靠区区几个字,肯定是言不尽意的。

    发表人:剑指八荒发表日期:2011-0-008:5点击数:5回复数:1

    [评论]早上的问候![精华]

    有些事确实不是我们自己想怎么样就一定能够达到的,正所谓尽人事而听天命吧!呵呵,也只有报有这样的心态,才好心平气和地创作!成不成功先不管他,努力了就好!起码无愧于自己!很羡慕秋水兄的淡定,感觉上秋水兄似乎对于自己的书并不在意,对评论倒是更有兴趣,呵呵!

    作者回复:假若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那又何必来此?因我两年来一直都是书友的身份在此游玩,作者身份,不过才三月而已,呵呵!

    发表人:剑指八荒发表日期:2011-0-0508:50点击数:0回复数:1

    评论]人生须尽欢![精华](∩_∩)一杯啤酒,不知道秋水兄可否与星月痛饮?

    发表人:潇洒星月哥发表时间:2011-0-0719:1回复回复1楼上好的威士忌味深浓而清冽,加一两个冰块,缓缓摇杯,耳中听得冰块与杯壁碰撞时发出的“叮叮”之响,举杯缓缓倒入口中适量,稍作停留,再徐徐饮下,在饮下的时候向外吐气,则酒香满盈鼻口之中,舌间一片甜凉,此时也可佐以上品雪茄,在烟雾袅袅之中,耳中听得山间鸟鸣,眼中看到清新自然,当然,或是在家中放上音乐俱有不同感受,如果与朋友夜间长谈,则可开小灯,烛光摇曳,音乐放低,则可长谈至黎明,不妨此三种都做一试,实是人生乐事!

    发表人:亘古秋水发表时间:2011-0-0721:01

    [评论]秋水兄是一个有才学之人,引经据典,兄弟很是佩服的![精华]哈哈哈,亘古秋水兄的话着实令人忍不住喷饭啊!开始看的我一惊,再一看原来是已经冲过咖啡了!呵呵,我有时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原因是送的咖啡多了,记不清了,呵呵!我对秋水兄的才学很是佩服!

    发表人:剑指八荒发表时间:2011-0-1021:31

    小时候我的记忆力是惊人的——看完一本书,立刻可以随问随答,大概哪句话在第多少页上也可以说出。后来学佛几年后,痛感自己一向炫耀的博闻多记是何等浅薄!所以一度数年几乎不再碰书一下,认真修行。所知愈多,障碍唤醒自身真正的智慧愈难!过去常常会把别人的观念,因为有些肤浅的了解便倒果为因,认为自己也是如此。其实,如果不是别人先说出来了,自己又能说出什么来呢?呵呵,你说得对,理解很重要。如今我的记忆和从前比是天差地别,因为我对过去所谓的“强项”毫不留恋。但,正因如此。智慧也是与日俱增。呵呵!再说记忆力这个东西有的时候甚至还不如“白肚”。

    发表人:亘古秋水发表时间:2011-0-1021:53

    [评论]都是摆渡大婶害人![精华]基本解释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望穿秋水: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方亲友的殷切盼望。

    发表人:89251381发表时间:2011-0-1020:1

    “望穿秋水”吗?“秋水”这个名辞最早是庄周提出来的,形容法界之广大辽阔,无穷无尽。所以,“望穿秋水”的意思就是说:即使“秋水”这样的无物不容,广大辽阔之感,也不能阻隔对亲人好友的思念之情。借此以形容思念之深也。呵呵,多看看书,少看“摆渡”,呵呵!庄周的“秋水篇”的确是是名垂千古的不朽名作,没事可以看一看,起码这是我们中国人必读的名篇之一。

    发表人:亘古秋水发表时间:2011-0-1020:2

    [评论]秋水为神玉为骨,汗![精华]

    害我还以为是女子,不要见怪,据说票票、咖啡到!

    作者回复:“秋水”从来就不是形容女子的专用辞汇,你引用的杜甫的《徐卿二子歌》的这句诗也是形容男性的啊,当然了,被历代传诵的千古名篇《秋水》篇才是广为人知的不朽之作了,正如我以前就说过的“不读庄周秋水篇,何解老君五千言”,呵呵!

    发表人:89251381发表日期:2011-0-1016:7点击数:3回复数:1

    [评论]疑惑![精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不是还有‘道法自然’么?

    发表人:89251381发表时间:2011-0-1217:13

    “自然”是对道的形容,最后一句对于修道有成之士而言,不过是可有可无罢了。

    发表人:亘古秋水发表时间:2011-0-1217:17

    秋水兄大才,俺接着看

    发表人:89251381发表时间:2011-0-1217:27

    [评论]最近逐浪是个评都要审下~[精华]如题。。。对了,那啥,东方玄幻魔兽的那个东西是用魔兽晶核合适,还是魔兽内丹合适啊?

    发表人:250196538发表时间:2011-0-1220:00

    当然是内丹了,所谓的“晶核”之说,便是效法“内丹”的,不过变了两个字而已。

    发表人:亘古秋水发表时间:2011-0-1221:28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wwwzhulang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