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千年暮 > 第四章 将门之后,免一切门槛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略一停顿:“清心寡欲、无为和静,则道自来居。”

    宁九儿在青灵寺出家修行数载,本领没有,但对于佛法的参悟领会也算是小有所成,经眼前断剑宗前辈讲道,心中思索道:‘佛道确实有着同根溯源之法。’

    “资质其次,万物皆为灵,勤可补拙。一心向道,终可踏虚空而去。”

    后一句直接被宁九儿省略过去,在寺中生活了这么久也没听百万年来有证道之说,毕竟传说太遥远。

    人出生就有三六九等,断剑宗山收徒也一样。宁九儿本想藏人身后,以便观察下怎样考核弟子,多少了解断剑宗收徒规矩,留下希望也会增加几分。虽然入山门槛低,但不相当于没有门槛,二三百人中唯有自己一人被剔除,那可真有些不堪了。不是宁九儿缺乏信心,一来年纪颇大,腿跛加上对佛法修行而不得寸进的万念俱灰,实在是提不起信心面对。莫不想直接是断剑宗前辈们随手一指,尔后三三两两或者十数人分别被指出站立一旁。

    待遗留之人不足三十人数,其中一名中年宗门前辈近些身来,打量着众人道:“方才之人或为资质尚佳,或为毅力坚韧,我宗广收门徒,即便是一些资质差些弟子也是来者不拒。”略微停顿目光扫向剩余之人接着道:“你等资质太过平庸,武、道之修均是千难万阻,其中或有他长者当可站出!”

    “启禀前辈,晚辈早已知晓修道无甚天分,晚辈却是文可罄书丹华,三年前已得小道尔。如晚辈日后不得悟道还望凭断剑之力为国丹书。”说话之人一副书生模样,生的俊俏,举止更是潇洒自如,年纪却也是不小,不过尚无弱冠,比之宁九儿要小上许多。

    “好,入前来。”

    世人若为当官执政多数是由书生层层科举考核,院试、乡试、会试等,耗时甚久。断剑宗虽然是一处修行之地,但却与国家紧密相联,由断剑宗推举文人之士考核着实少去了众多坎坷。其中若有经世之才只需面见皇帝,待稍微考核一番便委以重用,与文人之中的举荐甚是相似。而书生所说的悟道是另一类的修行之道,世间之道万千,极尽极致便是道。不过相比于真正的道修虽无许多危险,但入道却是万般不易。

    “启禀前辈,晚辈陈家之后。”一名少年踏出一步略微屈身拱手道。

    “可是帝京陈家?”

    “是。”

    一般这种走后门之人多数是由家族长辈出面,直接相告于断剑宗管事之人便可。如今这突然冒出的陈家少年或许是叛逆出逃,亦或者锻炼己身。

    “将门之后,免一切门槛,入前来。”待陈姓少年走过去站定之后,中年修士继续道:“可是还有?”

    “启禀前辈,晚辈会炼丹。”

    “启禀前辈……”

    ……

    不足三十人数如今只有八人,没有出人意料的,原地站着的八人中宁九儿赫然在列。

    其中有五人只因在登山之时不畏苦累之景又被划出,虽然宁九儿登至山顶也是位居前端,但此时的貌相估计是成为他落选的因由。普天之下圣人常有,但终究不是常常有圣人,何况相由心生,看一个人的相貌穿着多少也会知晓其心。宁九儿非不注重相貌之人,衣衫褴褛只因匆匆赶路于今日巳时方到,哪里还来得及梳洗一番,更何况随身之行也只此一件遮体之布而已。

    大概断剑宗前辈们矮个子中选将军,将五人划出此列。剩下的三人,宁九儿和两个小女孩。两个小女孩大概均是十一二岁的样子,模样普通不失乖巧,衣衫朴素但却相当干净。略为清瘦的二人眉宇间极为相似,当是亲姐妹。

    ‘说好的首重德行呢?这不足三刻时间中,先是资质再者长技,更有将门之后免一切门槛,莫非要在我三人中挑选德才之辈?’

    看着两姐妹诉说着叔、父因战事战死沙场无家可归,身世可怜而又潸然泪下的样子,宁九儿心中颇有感触。虽同是孤儿,但他们的家因国而破,着实可敬。战乱年代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只是当真正置身去体会这段可泣艰辛的忠国之心,又有谁能不起顾园之情呢?况且这两姐妹娇小玲珑人见犹怜。

    不远处喝茶的两位老者早已走上前来,打量着宁九儿三人,确切的说是打量着两姐妹。先前挑选子弟的众位‘前辈’却是乖巧的站在一旁,不敢做一声言语。这两位高人终是用行动阐明了他们在断剑宗的地位,确切的说,那便是不继续装了。

    其中一位老头伸手在两个小女孩身上的骨骼捏了几处,而后转头对另一老头说道:“怎么样,老哥我说的没有错吧。”

    “哼!”

    走上前来的老头并没有在意另一人的冷哼之声,慈眉笑目的对着其中一个小女孩道:“你们二人你是姐姐吧?”

    十一二岁的年纪,又逢家人劫难,两个小女孩却是有些胆小,方才哭哭啼啼此时更显得小心翼翼,说话也是凝噎。

    “是,我是姐姐。”

    老头‘呵呵’一笑道:“你今后跟我修道,你妹妹跟那一个老东西。”说完眼睛看向妹妹伸手指向另一位老头。

    一切有其因,一切便有其果。

    毫无疑问,在场的唯一留下的便是宁九儿。

    二三百人之中,唯有宁九儿一人被淘汰而出,心中沮丧可想而知。曾经被世人欺过、辱过、笑过、轻过、贱过、恶过但终究是一副皮囊表象。虽然本心无意于修行,但如今却是有如将自己的后半世命运挥手抹去,尘世间百态苦海。心中不由的想起自己幼年家门突遭横祸,双亲致死,自己流落街头近三年中乞讨为生。历经万般苦难,幸得师傅带入寺门,而自己始终不忘过去,一年之前被迫离开青灵寺。身上钱财被骗,辗转一年有余,再次饱受人世之冷暖,千般罪恶之行事。而今终得来到这道山之门,不曾想数百人中唯有自己一人而不得入。死不知其何苦,生,却是万般皆苦。

    本来宁九儿来此只做是寻人,但收徒之事不自觉间便身临其境。虽然宁九儿年纪不小,又在寺中修行许多法典,但终究只是世间一凡夫俗子,不能舍其求,不能断其欲。泥人尚有三分气,在这断剑山之上,千百之人众目睽睽之下,此番收徒却是将他打击的体无完肤。

    ‘既不能修佛,又不能入道,若是生在寻常人家,名下二三亩田地也当了此余生,可如今家破人亡,双亲之仇谁来报?丫头死生不知,飘渺音讯谁又寻?’

    心,如何动了?心,又如何止了?

    ‘万物皆空,唯其空,包容万物。心若不动,则无喜无悲。’仿佛霹雳心中闪过,佛家警世之言出现在脑海之中,撕裂一切弥彰。‘师傅将自己赶出山门,是应为此吗?入世历尽苦难,出世终得成佛门小沙泥。’顿悟霎那间成形,天地似乎清莹了许多。眼睛微闭,不自觉间双手合十,轻吟一声“阿弥陀佛”。

    场中断剑宗长老前辈们似乎略为呆愣,接着几人眼芒一闪,有些惊奇的看着闭目当场的宁九儿。任人皆知这是顿悟,只不过这顿悟出现在眼前这个弱冠之年而且不被宗门所纳之人身上,并且是一名释家弟子!震惊可想而知。

    跟随断剑宗前辈上山的路上,宁九儿心神还是有些恍惚。若不曾有艰辛人生,又怎会得人生感悟。结局有些峰回路转,不曾想自己的偶然顿悟能换的那‘德高望重’老头的问话。

    “看你一身行装非富贵安逸之人,想来也有故事可诉,可有何话要说?”

    两姐妹因身世可怜而被收入断剑宗,相比于他们一家的大义自己的经历又算得了什么。世间常年战乱,乞讨者何以千记,路有冻死骨,自己终究是活着,终究是有一个青灵寺的家。略一思虑,宁九儿摇头道:“晚辈前比不得众人天资聪颖,后不能有傅氏姐妹家人仲甘报国大义之为。虽经历波折略有坎坷但天生愚笨不敢妄想前辈垂怜。”

    于是在一句“资质平庸,但悟性尚可。”的话后,宁九儿才得以跟随断剑宗前辈继续上山,也算是正式加入断剑宗一脉。至于收下自己是因为‘悟性尚可’还是惊鸿一瞥的‘德行第一’就不得而知了。不知傅氏姐妹是否真的也是资质差,但从两姐妹直接被两位老者带走的情形来说,其他包括宁九儿在内的数百位新晋断剑宗弟子大概已经输在起点上了。当然被提前选出的前两拨十几人数也不在宁九儿一行之中。路上早已听闻,此番虽然上山,但最终将落于哪座山峰却是有三月之余的考察时间,而如同傅氏姐妹和资质佼佼者早已内定。心机颇深的少年却也属于资质聪颖之列,这倒没有令宁九儿产生多少惊讶之意。

    断剑宗虽然是看个人资质而决定去哪座山峰,但一座山峰并不是只有资质卓越或者资质平庸的弟子。断剑宗分十三主峰,另外也有不少小的次峰,剩下的便是零零散散的小山峰。如排名最末的曼陀峰,却是将此次新晋弟子中资质卓越的佼佼者拉入山峰。一位冰雪轻盈的女孩,之所以宁九儿记得住她,或许是在于她天赋异禀的资质,亦或许是那一身雪白衣衫,淡淡静怡清水芙蓉般的脸庞。安安静静的站在那里,仿佛脱离整个尘世的仙子,淡漠水灵的双眸容不下俗世间的丝毫瑕疵。

    宁九儿不在主峰、次峰中任何一峰,似乎也不在小峰之中,这也是问起身旁师兄才得知。当时断剑宗道姑,现在或许该称师叔、师伯了。道姑师叔师伯眼睛一瞥,眉间轻轻皱了一下,稍带思索后说道:“领去小孤峰你静心师叔那吧。”当时受话的弟子欲言又止的模样却是令宁九儿好一阵费解,莫非这‘小孤峰’是何龙潭虎穴之地不成?

    后来选剩的几人似乎并没有再一次的考核,直接归于各峰,同那资质奇佳的少女一般,不过却是一个个高高在上的伸手接走,自己却是如同挥赶一般的被丢开。宁九儿倒是不觉其他,这般事情真的是经历多了,心中早已麻木了。而剩余之人或许将在三个月后的比试中再定山峰。

    身旁的这位师兄简单介绍着断剑宗山的情形,门规和一些琐碎之事,但这些琐碎之事是每个断剑宗弟子都应当熟记于心的。

    “静心师叔一心向道,这些话多半不会说给你听的,我也就在这里跟你简单讲解一番。”略一停顿:“师叔坐下并无弟子,小孤峰也只有师叔一人。”

    看到宁九儿怀疑的目光,断剑宗师兄解释道:“小孤峰只是一座小山峰,没有名字,不属于任何主峰、次峰,大家就习惯称它为小孤峰,师叔也向来不善与人接触。”

    为照顾宁九儿跛脚的因故,速度缓慢的行至小孤峰。小孤峰树木葱郁,平阔的山顶上孤单的立着一座小小的木房,木房虽小,但却也有东西厢房之处。庭前园子里开着少许的鲜花,桂花、木香,种类繁多,宁九儿能认出的也只有这种寻常所见的菊花、牡丹。各色花朵似乎四季常开,整个小峰之上淡淡花香弥漫。品类繁多的花香虽然有些混凝,但孤峰之上清风浮动,淡弱了花香的同时,别样香气却是令人耳目一新。再远些便是一些种植的瓜果蔬菜,断剑山当真神秘莫测,平日里这个季节中见不到的瓜果此地却也是有的,看来此地确实是花开四季了。琳琅满目的瓜果有些诱人,宁九儿肠胃本来空空如也,此时面前果蔬更令他垂涎三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收回留恋目光的同时,宁九儿心中不禁微微感叹:却不知她一人如何吃得完这些瓜果。

    “启禀静心师叔,弟子携新晋小孤峰弟子宁初九前来拜见。”领路的师兄姓赵,宁九儿记在心里,毕竟他无任何嫌弃之意带自己上山,途中更是指点自己不少。

    片刻之后,木屋中走出一位朴素淡雅的貌美佳人。

    就在宁九儿看向这位静心师傅的面容之时,心,就那么的在一瞬间停止跳动。片刻后恢复过来,但心头似乎有种被人用绣花针刺了无数下的感觉,隐隐作痛,挥之不去。

    宁九儿低下头,她是谁?为什么会令自己突然间如此失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