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陌上人如玉 > 第41章 往事书
    晋王何祯和史家小姐史婉茵的婚事在即,如今,整个京城舆论的中心都从八卦玉陌和何苏这对绯闻男女变成了关注这一桩大好婚姻。

    亲王成婚本就是大事,况且何祯本身就是京城的第一美男子,他的成婚,因此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晋王妃史婉茵柔德贤良,出身高贵,美貌动人自是人们心中绝佳的贤内助。此次成婚,史婉茵虽是以侧妃的名义嫁给何祯,但是史家的嫁妆却也足足准备了六十四抬,可见史大将军和史夫人的爱女之情。、

    此刻史大将军府中,下人们已替史婉茵换上了大婚时的喜服。史婉茵身着一袭大红色描金喜字长袄礼服,内穿盘锦刺绣百喜字衣,肩披两层八瓣垂云的如意云肩,口若朱丹,面若桃花,在潋滟的灯光下,显得整个人楚楚动人。凝眸处,有绝世佳人般的精妙无双。

    一旁的华香一边替史婉茵整理着衣裙,一边望着侍奉的丫鬟们,待她们一一退去之后,才望着史婉茵评论道:“小姐如今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此话怎讲?”史婉茵闻言,嘴角拂过一丝笑意。

    “奴才只是觉得,小姐这一路走来,真是太过不易。”华香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天下本就没有容易的事。”史婉茵此话说的淡若清风,皓齿之间勾过一抹浅笑:“我从不信什么命中注定富贵,看看现在的这一切,不都是我自己争取来的吗?”

    的确,这一切来的太不容易了,史婉茵一双桃花眼扫视着这房中装饰精美的一切,心中不由得漾过一丝得意。她等这一天等的太久了,小时候,她总羡慕那些拥有一切的女孩子,如今只要她想,她也可以。

    她抬起带着金闪闪手镯的右手,静静地凝望着手臂上白皙的皮肤。她知道,这如羊脂玉般光滑的皮肤下,流着的是被所有人耻笑的血液。她是史家一个失了宠的小妾所生下来的孩子,出生后不久,便跟废物一般的母亲被赶到了偏远的乡下老宅。老宅偏僻,仆人怠慢,失宠的母亲又将自己的一腔怨气都发泄在自己的身上,她从小便就生活在一种半主半奴的环境中。她恨自己的命运,很身边那些欺负自己的人,更痛恨将自己赶到那里的赵姨娘。

    但是她从来就没有甘心一直要待在鸟不生蛋的地方。她不甘心,别人有的,自己没有;她发誓,所有的所有,她要自己将其争取回来。

    五年前,她终于找到了机会。

    自从自己的病痨鬼母亲被大夫确诊患上了肺痨病后,本就不宽裕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病后的母亲,脾气更加暴躁,对自己非打即骂。直到有一天,家中仆人偷盗,被自己撞见,一不小心掉出来了一只装饰精美的金钗,她才感觉自己的生活才重新出现了曙光。那是一支花纹及其精美的金钗,上面镶着一颗成色稍浮的翡翠,但也是上好的货色。这支金钗,她清清楚楚地记得,是有一次上京时,由大夫人史罗氏赏给自己的。自此以后,她以孝顺之名,接替了下人侍奉母亲的汤药,每日,只在汤药中加入少许一点金粉。一复一日,那个病痨鬼虽然每日进药,但是身体却没有半点好转,反倒是每况愈下。与此同时,她开始给京中写信,不断讨好着那个只与自己有过几面之缘但对自己印象还不坏的嫡母。终于,在四年前的春天,那个极其赏识她才华的嫡母,开始邀请她赴京中赏花。

    她已有很多年都没有进过京城。京中的一切都让她喜欢、羡慕,甚至是嫉妒。京中史府一切都是那般称心,那般奢华,比起偏远荒芜的老宅,不知要好上千遍万遍。她每日看着同自己一样是庶女的那些姐姐妹妹穿着光鲜漂亮的衣服穿行于亭台楼阁中时,她就不由得恨得来牙痒痒。但是她只能选择等待,慢慢地等待,直到秋天的那一天,她终于等到了那个令自己热血沸腾的消息——那个缠绵病榻良久的老女人,终于躺在床上咽气了。

    准确的说,其实那个女人没有咽气,甚至在入殓进棺材之后不久,棺材之中还发生过一次巨响。当时她清楚地记得,仆人们私下奔逃,更有人说周姨娘并没有去世。白绫飘飘,哀乐声在她的耳边此起彼伏的响着,她当时就扑在棺材上,隔着薄薄的棺材木板,她清楚地听见里面有一个极其虚弱的声音轻声的哀号着:“让我出去……我没有死……”。她当时苦,很大声的一遍又一遍的哭,只为将那个声音压了下去,知道棺材里边再也没有声响。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得掩面哭泣,感叹她是个孝女。只有她知道,她这半真半假的哭泣,那一半真,只是因为她太兴奋了,苦等多年,终于熬出了头。

    没有人真正知道她的事,就连一直侍奉她的华香,所知道的,也不过就是九牛一毛。她在人前必须要装作一个孝女,即使是有些小心思小心机,也是一个本性单纯的小女子。那天,她回到房中,叫退了一直伺候在旁的华香。她的头上束着白布,漂亮的脸上没有半点血色。她拿出箱箧中的那一只金钗,这才发现这支金钗如今早已是丑陋无比,斑痕累累,很多地方,都因磨损而变得坑坑洼洼。她的心中不由得漾过一丝得意,没有人会注意到,很久,这只漂亮的金钗都未曾在她的头上再出现过。

    “会有更好的……”她把金钗握在手心里,安慰着自己。

    …………

    不久之后,京城便传来讯息,正式地要求将史婉茵接到京城大夫人处代为管养。家中本应没有什么可收拾的,但因还是丧期,史婉茵一直保持着一种不紧不慢的态度来料理这一切,直到一个月之后,她才快马加鞭的赶往京城。

    “真是一个孝顺善良的孩子,有你在膝下,是我的福分。”

    这是大夫人看见她说的第一句话。那一天,在她从前没有资格踏进去的史家正厅里,她的嫡母和她说了良久的话。大夫人夸她生的漂亮,以后是一个有福的人。当谈及自己的母亲时,大夫人感叹了几句,她也掩着脸落了几颗泪。那天,她只觉得,史家的厅堂,是那般金碧辉煌,而自己,也终将成为这里的主人之一。

    一个月之后,赵姨娘的儿子因触犯□□罪而被杀,而赵姨娘也因为口舌善妒,而被赶出了家门。

    没有人会怀疑,这一切的一切,和那位成天专心诗词歌舞的史婉茵小姐,有什么关系。

    四年之中,她苦心学习着琴棋书画,将自己同那些小姐所落下的东西,一一补了回来。府中的人赞叹她的才艺,敬佩她对人不卑不亢的态度,有嫡母的庇护,父亲的赏识,她在史府的生活过得来如日中天。越来越少人会在意她卑贱的出身,而越来越多的人会认为她就是一个嫡亲的小姐。对于这一切,她心中虽然得意满足,但面上依旧挂着一幅礼貌得体的笑,似乎她与一切的荣辱,皆无关系。

    只有她自己知道,所有的所有,她都未有得偿所愿,而她所得到的一切,不过是所想的一切。

    晋王英俊潇洒,才华横溢,有勇有谋,是个天生的君王;而太子飞扬跋扈,碌碌无为;凌王意气风发,可惜身份高贵,自是看不起自己,只有这个心中暗藏沟壑的男人,是自己最好的选择。而这一个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君王的人,如今刚刚回朝,一切的一切,百废待兴,迫切的需要一个靠得住的臂膀。那日,当她在马车上只做惊鸿一瞥之时,她便要求让他成为自己的良人。父亲母亲都笑她被何祯的外貌所迷惑,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所做的一切,很大的原因,不过是为了日后凤冠霞帔,与一个人一同君临天下。

    不过,她本是以一个正妃的名义嫁与何祯,不知为何会被人大肆拿她的庶出身份来说事,被迫降为了侧妃出嫁。想及此处,她有些懊恼,但转而安慰自己,史上由侧妃转而被扶上正位的人,多之又多。她有美貌,她有手腕,难道还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此刻,吉时已到。一旁的华香替她盖好盖头,另进来了两个大丫鬟将她扶住。史婉茵纤纤细步,一时之间,只觉步若莲花,葳蕤生光。

    坐上新婚时高大的轿辇,一路直入晋王府。她是以侧妃出嫁,没有资格走中间的大门,而是从侧门长驱而入,抬到了偏殿之外。接下来,跨马鞍,执苹果,双方拜天地。透过鲜红色的盖头,她只觉得一切都是新的,一切比史府更加的华贵雍容;面前的人,颀长轩俊,潇洒挺拔,她的心中那不由得由衷的得意。接下来的时光,她便记得不甚清楚了,只是按规矩履行礼仪,繁复啰嗦,折腾了大半天,她才又王府的嬷嬷带到了所住的自己偏殿之中。

    外面月色戚寒,春天的冷风入了夜,格外的刺骨,不由得让她打了个哆嗦。

    “王爷怎么还不来。”华香一面关着窗子,一面感叹道。

    “再等等吧。”她面上这样说,心中却如同在油中煎熬一般。床上铺了很多花生和枣子,坐在上面很是不舒服。她望了望被盖头割出的一方窄窄的青砖,上面花纹繁复,却不及史府。

    也不知窗外是什么时辰了,只觉得在局促中,度日如年。她深吸了一口气,在心中又将等会儿要说的话演练了一遍——在出嫁之前,早已有嬷嬷教会了自己此时应该怎样去笑,怎样去迎合。王府中似乎上了更亮的灯,整个视野变得明亮了不少,不知过了多久,才听到华香激动地喊了一句:“王爷来了。”

    她的心中滚过雀跃,却仍然端正的坐好。她戴着盖头,看不清周围的情况,却能听见门嘎吱一声响,之后有脚步声踏在青砖之上。

    接着,便听到府中下人齐声喊道:“王爷吉祥。”

    “你们都下去吧——”

    闻言,她抓在裙上的手微微握紧了一些,心中忖度着要说些什么。但是千言万语涌过心头,却最后只化为一句:“王爷……”

    面前头顶上有一个有磁性的声音“嗯”了一声,两人离得近了,她感觉自己的心跳的很快,却不知为何,面前人的脚步声,又远了开来。

    “王爷?”她又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却未能再得到回音。没有听到开门的声音,说明他在房中,那为何,却不掀起自己的盖头?她心中惊诧,却只能坐着,任时间一点一点从指间流逝。

    盖头久久未掀,此刻灯花大抵是瘦了,跳了几下。不知又等了多久,她只听到不远处此时传来一声慵懒的声音,淡淡地命令道:“今日你也累了,自己将盖头掀了吧。”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