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龙凤大唐 > 第十七 于无声处听惊雷 下
    首先做个更正:关于唐朝行政编制里的道,也设置常设官员是为采访使,前文考证不严密,误导读者,自己去买块豆腐撞了一下。吃了一天的烂肉烂豆腐………关于王府官员的名称也不规范,喜欢大家不必太较真。本连环短文力求做到,接近历史不重复历史。要给人家喷口水的机会。认真读修哥滴书中………

    ————————————————————传说中滴——————————————————

    “这篇文章顶好嘛。”我拿了典签于舍人的文章给李义府看,以文采出名的人猫同志也是吃笔杆子饭的,一看之下连忙点头,不过看那意思心里也隐约有点酸的意思。这个时候他的修养显然还不到家,所以难免显露出一点本心。

    “哎,可惜了这个人,不是上东市就是要朝堂,我这泓水是养不住了。”我叹息道,李义府好象松了口气的样子。

    果然,太宗非常欣赏于舍人的文采,便召见了他,他一去禁宫就是一天,到了天黑也不见回来。看了果然要出大事。

    “殿下,殿下!”我正在夜读,这个是李世民的习惯,所以大家都要学他的样子,要用功。

    说话的是铠曹参军崔护仁“中使到了。”

    我忙换上公服,摆设了香案,带着一干王府人员听诏。

    “奉上敕,移问雍王,无关人等退下。”中使说道。看到他手里的符节,一干人等马上消失。

    “上曰:李治,你使人诬告功臣元勋,居心何在?”中使竭力平和地问道。

    “儿臣惶恐:臣并无诬告功臣。”

    “这于舍人不是你的典签吗?”

    “是儿臣的典签,不过这个人儿臣派人去查过,他本是良家子。臣见他学识俱佳,所以派给他这个职务。”我虽然知道李世民要来动问,但是这个时候还是很紧张的。

    “殿下请起。”中使面色和蔼,“奴婢也是代天问话,还请殿下恕罪。”

    “不知道那于典签犯了什么事?”我假装不知道。

    中使尴尬一笑:“这就不是奴婢所知道的,不过奴婢去讨差使的时候他跪在殿檐外呢。”

    “哦,还请中使转告父皇,人才难得,请父皇三思。”我叹息说道。

    是夜,各位执政大臣都被招入了省中。

    过了十天,河南道采访使窦梃、洛州刺史长孙顺德等一干人等都进京面圣人,以前御史大夫张行成出任河南道采访使,刑部侍郎孙良休出任洛州刺史。窦梃和张行成互换了位子,长孙顺德回家养病。

    随后皇帝派出了五路使者,前前后后跑了半个月。

    显德殿

    长孙顺德跪在殿上,浑身发抖,李世民黑着一张脸批改着公文,大殿里安静非常,内侍们都不敢弄出太大声响。

    “陛下——”长孙顺德把头都放到了地上。

    “呵,这不是长孙大人吗?”李世民略带讥讽地说道,“你们这些奴才怎么不安眉带眼啊,快赐座。”

    “罪臣长孙顺德不敢劳陛下动问。”长孙顺德吓得汗水都出来了。

    李世民把笔放下:“罪,你有什么罪啊?”

    “罪臣截夺陛下拨付款项,盘剥百姓,诬陷良人。”长孙顺德说道。

    李世民说道:“你也是自前隋过来的,我那个表叔为什么丢了天下,你应该比我还清楚。民心丧尽,官逼民反。”看着长孙顺德那个样子,李世民说道:“你有功劳,这个朕和大唐也不曾亏待你,你已经有那么多财富,还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臣知罪!”

    “王牛儿,把那东西拿来。”李世民说道。

    几个小太监在王牛儿的指挥下抬来几十匹丝绢,皇帝说道:“这是朕从内府里拨给你的,都拿去,不够时只管向朕要,莫再向百姓伸手。”

    “陛下!”长孙顺德哭泣道。

    “去吧,回去安心养老。”李世民说道,之后免除了长孙顺德一切职务,不问其罪,贬为庶民。

    长孙顺德回家后郁郁而终。

    自长孙顺德案后,勋贵无不心惊,太宗于是找来各位大臣还有很长时间都不到中书省上班的长孙无忌。

    “朕坐了这天下,想起来,也是大家出力的结果,所以朕没什么好酬谢大家的。现在天下承平,我准备册封几位功臣世勋为世袭刺史。”李世民说道。

    “陛下万万不可啊!”房乔第一个反对,“天下乃李家的天下,外人岂可裂土?”

    “陛下,臣死也不奉诏!”岑文本也表态道。一时间各位大臣都发表意见,反对的多,赞成的极少。

    “臣——不奉诏!”作为太宗肚子里的蛔虫,亲大舅子和第一心腹,长孙无忌怎么会不知道太宗是在玩欲擒故纵的把戏呢。

    “你们不用说了,朕这个诏书就颁定了。”李世民这次显得“乾纲独断”。

    当然那些发出去的诏书都退了回来,各位功臣都觉得这么搞太生分了,都是大唐的臣子,在什么地方都没关系。

    于是皇帝才收回了诏书。

    接着就是大换防,许多州县的官员都被重新任命。

    这样一个震动朝堂的大事就被李世民举重若轻地摆平了。

    但是不等皇帝享受一分清闲,一件事让他彻底震怒了。没有任何顾忌,左千牛卫进入了东宫,把那个叫称心的男子和舞女、乐师十多人全部投入了天牢,等待他们的将是死亡。

    长hun宫仪云殿。

    “太子!”豆卢氏看到久不上门的丈夫突然到来,自然非常欢喜。但是她根本没注意到李承乾眼睛里隐藏的怒火。

    豆卢氏正要捧上茶点,却被太子一把握住了她的手拉了过去。

    “殿下,您这是要做什么?”

    “做什么,做一个丈夫应该做的事情。”李承乾一把扯掉了豆卢氏的纱衣,宫女都知趣地放下了帘子离开了。

    黄色的帷幕后传来了豆卢氏绵长而羞涩的叫喊,夹杂着李承乾粗重的喘息声。

    —————————————————————————————————————————

    “魏王被赐殿上乘舆?”我接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还有就是魏王之子李忱已经被册封为河间郡王。”现在已经被提升为雍王曹掾的于舍人说道,“看来陛下对太子已经非常不满了。”

    “老四都有儿子了他身为嫡长子还没个动静,而且还出游无度、宠信男宠,鞭打东宫辅臣,”我叹了口气,“他真以为太子就只能是他的吗?”

    我看了看他问道:“不管老四那边,我们怎么办?”

    于舍人说道:“殿下只需要等待而已。”

    “等?”我摇头,“我可以等,人家未必能等啊。又不知道父皇怎么想的。”

    “说句冒犯的话,实际殿下除了年纪幼小,其德才实际在皇帝心中不下于魏王啊。”于舍人说道。

    看着我一脸惊疑。

    于舍人说道:“别看魏王殿下如今风头颇健,不过以再下看,他其实就是搞掉太子也不可能被立为储君。无论如何,太子也是魏王的亲大哥不是?难道太祖武皇帝的教训,皇帝能够视而不见吗?”

    龙有逆鳞,触之者必被杀。“玄武门”就是李世民的逆鳞。虽然太子今天招募死士、明天射猎,魏王也在招揽各地人才,但是十六卫军却掌握在皇帝手里,所以他才隐忍不发,一方面是顾忌亲情、二来是他自己还在观察。扶持两个儿子打擂台实际上无奈之举。

    看我有些不甘心,于舍人说道:“老子云:以不争而争,盖莫能争。殿下不如去求仙问道。”

    “事情悖逆则必有图,也不需要,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放心我不会去招惹我的两位好哥哥的。”我点头到。

    于舍人有说:“这段时间殿下还是不要微行为好,魏王此人性若流水,外柔而内刚,心性难测。”

    “你是说?”我惊愕道。

    于舍人说道:“这次他怂恿太子妃告状做得多干净利索,真是蛇咬一口毒上三分啊。您的太子大哥肯定不是他的对手,所以他下一个目标恐怕就是殿下您了。”

    我点了点头,李泰的手段我又不是不知道,讲究的就是不出手就不出手,一出手必然往死里整。真是知识越多越反动,这个人品坏的人读书果真是个祸害。

    “皇帝有敕宣雍王入对。”

    

    仁政殿

    这里地势高,李世民是个老寒腿,受不得那低洼潮湿,就搬到了这里来。

    “雉奴你来啦。”皇帝说道。

    “儿子给父亲磕头了。”我连忙脱了鞋,光着脚上前参拜。

    内侍搬来了屏风,皇帝下了台子,也坐了坐垫。

    “父亲您还是坐胡凳吧,您的腿。”我说道。

    “这个算不了什么。”皇帝多少有点感动,但是没忘记这次谈话的主题,“这个是有人写来的奏章。”

    我打开一看,是朱笔涂抹了名字的。我一看是那次杀东宫家奴的事情。

    “这里还有东宫官员的上疏,监察御史弹劾你恣意行凶杀人于道。”皇帝打了个招呼,“媚娘,把那几道奏章拿过来。”

    一个女声答应道:“诺!”却是一个宫装少女捧着盘子过了来。

    我一看,不是当日那个放河灯的“关之琳”是谁,女孩看了我一下,脸色一变随即转常。

    皇帝老子正在看那奏章,没注意到这个小细节。

    “殿中传墨使才人武媚娘拜见雍王殿下。”小宫女见礼道。

    “武……武媚娘”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居然这个人就是我未来的老婆,后世著名的女皇帝武曌。没想到她这么早就进宫了。

    我稳定了一下心神,没再去看武妹妹,对皇帝老子说道:“这事是有的,太子在公是臣的君上,在私是臣的兄长。他被人挑拨做出这样无行的事情,我遇见了不能不去救人,但是也不能不为太子的声令着想。”

    “哦,那太子是你的君,朕在你心目中又是什么?杀人灭口,事后还帮着欺瞒,这难道是一个做臣子,做儿子应该的操守吗?”皇帝非常气愤地发火。一时间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原来是在敲打我呢,我看着皇帝“怒火中烧”的样子,急忙装着惶恐地样子,脱了衣服、帽子,跪到一边:“太子是父皇所立,而且当时太子乃是‘监国’,忠心于太子是忠心于父皇您所册立的太子,儿子愚蠢并不能区分其中的区别。事后不报,是因为儿臣缺乏判断,在公我应该上报太子的不法行为,但是太子毕竟是我的亲哥哥,他也只是一时间任气,我杀了那些家奴后他也没有表示什么不妥,也许他已经后悔了。我如果报上来,只能打击太子的威信,打击朝廷的威信,而且还有让天下人误会我们兄弟不和,那么会给许多奸佞之徒更多的机会。这样复杂的局面,我那可怜的智慧都不知道怎么取舍,所以干脆情愿承受隐瞒的罪名,也不想让外家嘲笑我等天家骨肉不睦。”

    李世民也不是真发火,只不过是借机敲打我,不要学四叔巢剌王搅合这趟混水。

    我的这个答案显然出乎意料的好,皇帝自然是相当满意地,但是脸上还绷着:“诡辩,回家去好好读书,再做不法,王法无亲。”

    “谢父皇,还请见见母后。”我如蒙大赦。

    “媚娘,你且带雍王去穿衣服,然后去长平宫请安吧。”皇帝说道。

    

    侧室内

    武妹妹非常熟练地帮我穿好衣服,小声说道:“殿下当真了得,昨天魏王君前应对打湿了一大片呢。”

    “哦,四哥哥本来就胖,这天气又热免不了的。”我已经察觉到她的好意提醒,真是个鬼精灵。

    “这位才人面生得很啦。”我套话道。

    武妹妹说道:“婢子阿婪是武士彟。”

    “才人多大啊,怎么一口江南口音?”不是说武则天是在利州生的吗?

    “婢子今年十五了,去年天长节前入宫。”原来不是妹妹,该叫武姐姐才对。“奴家生在扬州,住了许多年,前几年才到长安来。”(武士彟贞观四年担任利州都督,当时那个地方还是少数民族地区,一般不会带家属。在之前武士彟任职扬州都督府,武则天生于武德八年,其可能出生地在扬州或者长安的可能性比较大)

    换好衣服我就去给皇后老妈问安,希望她能好起来,只要她在这个天下就少许多是非。

    但是我想不到的是,从我进入皇宫和武姐姐谈话再到去请安,都被一双眼睛盯着,一个针对我的阴谋正在孕育之中。一只黑手已经伸向了我,还有武媚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