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龙凤大唐 > 第十八节 扬威沙漠
    乾元八年十一月,紫宸殿。

    龟兹王布失毕和龟兹相国那利一起朝觐大唐皇帝、诸部登利可汗李峙,打起了御前官司。

    龟兹王、相失和在西域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起因在于年轻的龟兹王后阿史那氏。年轻的妻子跟年迈的丈夫,当然没什么幸福可言,而年富力强的相国那利则进入了年轻王后的眼中。一来二去,龟兹王的绿帽子就戴上了。

    说起这个那利,还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就是他趁着郭孝恪爷们立足未稳的时候,突然发兵,加上他自己得人心,所以很快就内外夹击,把唐军驱逐出了龟兹,还搭上了老郭父子的性命。

    龟兹再强,他也就是强壮的蚂蚁,是万不能和唐朝比的,也只能认输臣服。

    龟兹内乱,龟兹王是斗不过他的相国那利的,不但是在床上功夫比不了,就说功劳和威望,人家那利,那是抗击大唐的英雄,而他布失毕是什么,是卖国请和保全自己富贵的狗熊。龟兹王要想再统治自己的国家,就不得不挟大唐以令不臣。

    “君君臣臣,是大义,是秩序!”李峙说得慷慨,此刻他就是国际法庭的法官,就是正义的化身,“我就见不得着等乱臣祸乱,你放心好了,我派将军们护送你回去,安心当你的国王。至于那利,他就别回去了,省得你们又闹腾,苦的不还是百姓吗?”

    “天可汗英明,英明啊!”布失毕哭着说道,他现在唐话倒是很利索。

    看这个傀儡土王,李峙点了点头。

    郁闷的那利则被留在了长安,整天陶醉在声色中,弹起那土琵琶,唱着歌曲看夕阳。

    新年快到了,大唐全国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又是一个太平年景。而在帝国西部,则发生着激烈的厮杀!

    

    燕然山,西突厥王庭牙帐。

    沙钵罗可汗阿史那同蛾已经奄奄一息,他的大臣和妻子环绕在他周围。

    “父汗,父汗!”阿史那乌咄扶起了老父亲。

    老可汗看了看四周,他知道自己就要蒙明尊的召唤而去了,他用手指了指东方,好象要说什么。

    大臣阿里胡说道:“射匮可汗已经在路上了,他很快就要来了。”

    射匮可汗是沙钵罗可汗的侄子,也是前可汗泥熟的儿子。按照兄终弟及的习惯,老一辈子的死了,那么就要立年轻一辈里长房的子孙为可汗。当然这只是表面的显规则,其实最重要的是实力,显然射匮可汗的实力在自己儿子之上,不传给他,那么势必有一场夺位大战。

    而射匮可汗的领地在东边,一直以来东部的大人们自命为阿史那正宗,看不起西部分支,所以沙钵罗可汗才让自己的侄子去镇守,而射匮可汗也跟唐朝的关系很好,这也符合西突厥修养的方针。如果再兴大战,那么西突厥只怕要亡国灭种了。面对如此严酷的事实,突厥的统治者显然都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在战斗力恢复前,要跟唐朝保持一定的友好度,这样才能避免被灭绝。

    不过对儿子们的了解,沙钵罗可汗是知道自己的儿子那是不会遵照这个既定方针去做的,他们很少跟唐朝的军队作战过,有也大多是和唐朝的镇兵以及仆从国的士兵打仗。而领土靠近朔方的射匮可汗显然比他的堂兄弟要清醒一些,知道如何来正确地处理和唐朝的关系。

    而距离王帐几千里外的夷播海边,一群突厥人正在饮马。

    “父汗,那边就是大唐吗?”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输着辫发,把那大辫子盘在头顶,头上戴着白窝尖帽,十一月的天气,湖早就封冻起来,风像刀子一样割着脸。

    射匮可汗褐色的眼珠子闪动着光芒:“不,我的狼崽,那里是我们的祖先的陵寝。在那里,我们伟大的土门可汗,他打败了蠕蠕人,把他们驱逐到了大海的西边。而现在唐人践踏着我们祖先的骨头,在我们祖先的地方放马。你要记住这段屈辱,阿史那默啜。”

    “是的,我的父亲!”默啜望了望那天边的金山,咬了一口冰。

    射匮可汗对传令兵说:“叫大家吃点东西,我们得尽快赶路,至少在今晚要赶到侯骨山。”他看了看天边的那几朵乌云,“今天晚上很可能有一场大雪啊。”

    传令兵骑马去了,拿着木哨吹了几下,他们身后的马群开始动了,从那些马鞍甲具下面钻出了很多戴窝帽的突厥士兵,大概有几万人。

    默啜从马鞍下取出一块生肉,那肉已经被压得很松了。他割下一块,伸手去取腰上的盐壶。

    “啪!”默啜感觉到了背上火辣辣的疼,他转身一看,父亲正拿着鞭子怒气冲冲地看着他。

    射匮可汗大怒:“可耻啊,堕落!难道你们我们的祖先是怎么生活的了吗,享受使你们的牙齿和爪子都不再锋利,所以我们才会沦落成为唐人的奴仆!”

    “说得很对,父汗!”默啜取下了盐壶,把它扔了出去,大口咀嚼着生肉,尽快那味道不再那么可口,甚至是难以下咽,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

    当射匮可汗的军队到达侯骨山的时候,大风雪果然到来了。突厥士兵拥挤在马群里,这样不至于使他们的身体冻僵。

    少年默啜蜷缩在马的甲具下,陷入了沉睡,在梦里他带着千军万马,杀过了阴山,一直杀到长安。他登上了黄金铸造的宫殿,那里有许多仙女,她们的美丽是他从来没见过的。还有很多金子和珠宝,堆得像小山一样,还有很多的马匹牛羊。大唐的皇帝蜷缩在他的脚下,哀号着请求宽恕,请求成为默啜的马夫。正当默啜得意地准备割下唐朝皇帝的脑袋的时候,一阵火光,把他包围住了。

    “不要睡觉,别睡!”默啜隐约地听到有人在喊叫。

    有人掀开了厚厚的马具,默啜一看是自己的哥哥处咄,他拿着一个水壶:“喝一点酒,暖和一下!”

    “恩!”默啜接过了壶喝了一口。

    “明天就能到,一场大战就要开始了,我的弟弟,你自己小心,可别叫人家的箭戳穿你的小脸蛋!”处咄挖苦道。

    默啜说:“你还是保护好你自己吧,你这绵羊!”

    瀚海那边。

    “大俟斤,这里有很多马蹄印记,”拔罗仔细看了看地上,对身后骑着高头大马的部落大人说道,“恐怕有好几万呢!”

    跋护听了点点头:“回去向可汗禀告!“

    婆闰听了部下传来的消息后,告诉一骑去具卢城报告燕然都督府的任雅相。

    任雅相很快派出人报告北庭大都护府,并支会婆姿道行军总管李谨行和安西长史、坚昆道行军总管裴行俭。

    大宛都督府(今吉尔吉斯坦塔什干附近)

    裴行俭正在接见蒲类族的使者跟坚昆人的使者,他们带来了一件重要的礼物,前泥伏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

    裴行俭责备他说:我们大唐帮助你建立国家,使你免受薛延陀的屠刀,现在你却要反过来和我们动刀枪。你这样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我们将把你押解回长安,等待我们皇帝的审判!”

    “可能是上天要惩罚我不讲信义,所以我才会失败吧!”阿史那贺鲁说道,“我也没什么话好说了,希望大唐不要为难我的族人们。”

    裴行俭说道:“这一点,你放心,我们还没你们那么丧心病狂。”

    阿史那贺鲁一时间说不上话来。

    

    乾元九年的春天。

    押解阿史那贺鲁的人马终于到达了长安,捉住阿史那贺鲁的消息震动整个西域,也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大唐。

    皇帝并没像他的父亲一样举办盛大的宴会,只是在天章阁召集众大臣,等待着阿史那贺鲁。

    阿史那贺鲁在虎贲将的押解下来到了天章阁。

    “罪人阿史那贺鲁,拜见天可汗。”阿史那贺鲁说道。

    李峙说道:“你恐怕心里还不服气吧!”

    “没有,罪人心服口服!”阿史那贺鲁说。

    李峙说:“很多年来,草原的习俗就是依靠抢劫,依靠暴力,所以从汉以来,宣示礼仪仁德,都被你们当成了笑话。”李峙说道,“尽管这样,诸夏一次次原谅了你们的暴行。可是我们收获的不是悔恨的泪水,而是一次次挥舞的屠刀,所以我决定改变这些东西,你知道的阿史那贺鲁,即使在草原,接受恩惠的人应该怎么回报那些人,游牧人的方式。”

    阿史那贺鲁低垂着头,他已经料到了最糟糕的结果。

    “以前的那些人我不想再说,但是你做为我的大臣,叛变了,违反了你的主人的意志。”李峙说,“按照草原习俗,就应该把你捆起来拴在一匹马上,让它跑过九道山梁和九条河流,不是吗?”

    “尊贵的天可汗,我们的确是那样惩罚叛乱者的!”阿史那贺鲁一想到自己的尸体被一匹老瘦马拖着在长安城里奔跑,就后脊梁发毛。

    李峙说:“但是,这里是大唐,大唐有自己的方法来处理。把他交给大理寺,那部新颁布的《外国诸蕃人律令》应该有很详细的说明。”

    “我们将以发动战争罪和屠杀平民以及解除武装军人罪,对你提起诉讼,你可以为自己辩护,甚至可以要求寻找一些证明,我们的法律是公平的,在京师的四夷酋长都可以去听一听。”皇帝说道。

    

    大理寺,宣律院。

    这是一次公开的审判,有很多长安民众,也有四夷酋长,还有皇帝的特使。

    代表大唐军方控告阿史那贺鲁的是一位军中虞侯,他有不错的口才。

    阿史那贺鲁试图狡辩,但是他昔日的部下纷纷被提了出来,做为证人,把阿史那贺鲁怎么从谋划反唐,到如何发布命令等的情况都叙述得很清楚。

    “证据确凿,阿史那贺鲁应该为他发动战争罪负责。”

    阿史那贺鲁没了言语,只好认罪。

    到了屠杀平民的指控,那就热闹了,很多在安西的幸存者纷纷站出来,还有很多将军、士兵以及商人的证词,都证明了他的确下令屠杀无辜平民。

    “把这个突厥蛮子杀了!”长安百姓被幸存者的血泪指控给激怒了,

    “杀了他!”

    “杀!”

    四夷酋长还真没见过如此场面,一个个面面相觊。

    “阿史那贺鲁两罪坐实,当处腰斩!”法官宣布道。

    皇帝的特使取出了圣旨:“皇帝曰:阿史那贺鲁虽凶顽,应当受到法律严惩,但是秉承上天好生之德,减罪一等,处绞刑,全其尸身。其尸体死后可入祆祠天葬,以大酋长礼行哀荣。”

    阿史那贺鲁跪在地上,哭号不已:“谢天可汗恩!”

    凡后,对外战争都照此处理,在京师四夷无不悚然,再不敢恣意不法,混乱的蕃坊治安也好了很多,而唐朝版的《外国人法》对在唐的外国人的行为操守有了严格的规定,各级政府按照规定执行就是了。而且第一次,唐朝政府开始对胡商征收营业税。对唐朝诸夏商人不得出西关的规定也有所松动,但是还是限制在大型的商队,而不鼓励小规模的商队。

    这一系列的做法,致使胡商的商品价位提高,而奢侈风气下移的势头也渐渐弱了起来。

    正当李峙考虑对钱法进行一个修改的时候,从西域传来消息,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去世,他的儿子突伽特勤可汗跟他的侄子射匮可汗爆发了汗位战争。

    ————————————————————————————————————————————

    注:

    燕然山:在今天外蒙古的杭爱省杭爱山。

    夷播海:今巴尔卡什湖,在今天已经成为咸水湖。

    金山:阿尔泰山,在维语里“阿尔泰”就是“金子”的意思。又叫金微山。

    俟斤:少数民族首领。相当于部落酋长,在回纥九姓里的部落大人。

    这几位突厥可汗的关系可能不大对,但是盖为小说,不是历史考古。

    当时西突厥主要信奉的祆教,葬礼多以火葬和天葬为主,一般贵人天葬,贫人火葬,这个习俗在今天的西藏还有保留。当然也有个别的突厥王公是信奉佛教,甚至是景教,但是这都是比较特殊的例子。回纥人主要是信奉摩尼教,也就是我们后来在武侠小说里常看到的明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