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彼得大帝新传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指挥权之争
    瑞典王国在欧洲本土拥有广阔的土地,这些领地并不是像是哈布斯堡家族拥有的那些领地,是具有平等的属性的。从芬兰至爱沙尼亚的波罗的海沿岸的广阔土地,包括未来的圣彼得堡所在地区,现在都归属于瑞典王国。这些土地是没有自主权的,完全归属于瑞典政府的统治。

    塔林就是爱沙尼亚的首府,与瑞典王国的首都斯德哥尔摩隔海相望,双方之间夹杂着波罗的海。

    瑞典军队就是通过海上运输,将军队转移到塔林的。现在毕竟是春天,芬兰尚且还是大雪满山的时间段,而且芬兰在十七世纪就是一块寒冷不宜开发的原始地带,道路很不畅通,根本无法大规模行军。因此,瑞典军队才通过海路到达欧洲。

    芬兰一直处在外国的控制之下,在后世独立出来,但是其也是依靠制造业赖以生存的,著名的诺基亚就是芬兰的一家电子公司的产品。它的绝大多数资源能源都依赖进口。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芬兰本国的物产很是稀缺。

    也正因为如此,芬兰人艰苦奋斗忍耐力强悍,也是产出了著名的兵种——芬兰轻骑兵。

    这也是为什么瑞典王国会对芬兰颇为重视的原因,瑞典王国因为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国家尚算温暖,因此可以种植耐寒作物拥有较广泛的农业,另外国内的渔业航海业造船业等海洋产业也颇为发达,这也造成了瑞典人可以提供步兵,但是却无法产出优秀的骑兵。瑞典曾经的辉煌,古斯塔夫国王在位时,瑞典军队南下,瑞典步兵名扬天下但是骑兵却鲜有耳闻。而芬兰强悍的不输于哥萨克骑兵名声的轻骑兵,自然可以弥补瑞典在骑兵上的劣势。

    塔林城内,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和荷兰外交部长科斯恩特热情地欢迎了彼得,而俄国军队和瑞典军队大部驻扎在城外,小部分可以进驻城内。

    一番热情过后,彼得和卡尔十一世互相通报了各自得到的情报。现在的十七世纪,交通和通讯手段落后,因此很多时候信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情报大致没有问题,彼得花费诸多私人财库支持的皇家咨询处,也还是有点儿成绩的。只不过在彼得行军途中,又发生了不好的消息,那就是法国外交大臣雨格·李奥纳出访波兰立陶宛王国。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麾下有一大批文臣武将,帮他管理经济的柯尔伯,帮他制定作战部署训练军队的卢福瓦,此次法西丹三国联合舰队大败荷兰的军事计划就是出自他的手笔,帮他打仗的孔代亲王,以及这位帮他拉拢盟友的雨格·李奥纳。

    第一次法荷战争,英国就是被雨格·李奥纳拉入法国人的怀抱的。而最后事实也证明,英国人帮助法国人不仅伤害了荷兰,更是损害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唯一还算好消息的就是,雨格·李奥纳尚且还在波兰立陶宛王国上下活动,因为贵族们反对甚至要召集贵族会议弹劾罢免国王的扬·索别斯基,现在忙于处理国内的事务,并不想加入这场战争。雨格·李奥纳的外交活动一时受挫。

    拿起面前的糕点,彼得毫不顾忌的大口吃了起来,瑞典国王也是一位能够领兵出战的国王,当然了解军旅之苦,也毫不在意喝着高脚杯里的红葡萄酒。

    彼得行军在外,虽然不可能和士兵同甘共苦,这无疑会损害到沙皇的“颜面”的。但是彼得却也不能给大吃大喝,依旧过着像是在莫斯科堡一样豪奢的生活。勉强填了一下肚子,彼得又大口喝了一杯特地调配的鸡尾酒。

    看到彼得也差不多了,卡尔十一世说道:“现在,我们是不是商讨一下联军的指挥权问题?”

    任何一支军队,都必须只有一个最高的指挥官。一个班就是班长,一个连就是连长,而大到一支军队就更是如此了。

    俄军的兵力有全国最精锐的两个师团之一的近卫师团四万人,唯一一支胸甲骑兵旅八千人,一支哥萨克骑兵旅八千人。总计五万六千人。

    然而,克里米亚汗国和土尔扈特部落的军队虽然是彼得出资雇佣的。但是克里米亚汗国在法理上是俄国的附属国,所以克里米亚的三万鞑靼骑兵归属于俄国麾下,属于俄国军队。

    而土尔扈特部落生活在俄国境内,虽然具有很大的自主独立性,但却也算是俄国沙皇陛下的子民,因此土尔扈特部三万蒙古骑兵也归属于俄国麾下,属于俄国军队。

    因此,俄军此次出征欧洲,拥有四万名精锐步兵,八千名胸甲骑兵,六万八千游牧民族轻骑兵。

    而瑞典的军力可就比俄军少多了。瑞典军队拥有六万步兵,一万挪威步兵,六千芬兰骑兵,四千瑞典骑兵。总计六万步兵,一万骑兵。

    瑞典丹麦一直就是敌对国家,双方交战次数不胜枚举。挪威就是曾经战败以后,丹麦将其大片土地割让给瑞典。而被割让土地后的挪威也就转而奉瑞典王国为宗主国。

    虽然步兵因为火枪和火炮而重要性大大提升,但是骑兵依旧是战场上的王牌军种,这是毫无疑问的。俄军的军队无论从数量上或是质量上,都远远优于瑞典军队。按照国际惯例,联军应该由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指挥。

    然而,彼得毕竟是个尚未成年的君主,卡尔十一世今年都快四十岁了,怎么可能容忍彼得指挥他呢?而且虽然彼得在对付土耳其帝国上颇多建树,但是然谁也不会愿意一个孩子指挥自己的。

    更何况眼下的瑞典尚且还是北欧霸主,波罗的海沿岸最强大的国家,怎么会允许尚且还不为人重视的沙皇俄国骑在头上呢?

    也正因为如此,彼得和卡尔十一世一改初见面的和谐友爱的局面,面红耳赤的争论起来。而旁边的荷兰外交大臣,作为在联军中荷兰代表,却是毫无办法,也丝毫不敢得罪两人之中的一个。

    而沃邦元帅率领的率领的大军早就开始修建军事堡垒,法国外交大臣雨格·李奥纳也在积极运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