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浪迹三国之一代帝王 > 第五章试探 上
    太史慈攻拔河内首府怀县,谴潘宇、麹义领军袭占咽喉要地温县。

    这日,潘宇因前晚饮酒宿醉,胡思乱想,折腾了一夜,搅得头昏脑胀。天将明时,才迷迷糊糊的睡去。

    潘宇睡得正熟,忽闻一阵扰人的敲门声传来,潘宇很艰难的睁开双眼,愠怒的对着门外嚷道:“谁呀?——”

    卫兵在外边叫道:“将军,麹义将军说有要事相商,似十万火急的样子,要将军速去大厅…”

    潘宇知道麹义此人若不是遇到十分棘手的事,是不会如此急着找他的。所以卫兵话还未说完,潘宇一个翻身坐了起来,赶忙穿上衣服,便急急忙忙出得门来。

    来到大厅外,潘宇便看到麹义正烦躁的来回踱步,眉头紧缩,神色有些不太对头。

    潘宇刚想发问,麹义眼尖,一回头便看见刚走进厅来的潘宇,忙迎上前道:“潘将军…”忽眉头又是一皱,麹义告诫似的说道:“酒这东西固然能成事,但是酒也能误事。古往今来,因酒受害的例子太多了,还望将军引以为鉴戒才是。”

    这一翻话,虽然不怎么中听,但潘宇知道麹义根本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说这话其实也是为自己好。故尔,潘宇对着麹义深深一揖,说道:“将军训诫的是,宇自当听从…”

    话还未说完,麹义摆摆手打断他,继续说道:“我今日如此着急请将军来,实是据斥候回报,城南三十里的方向,有貂禅兵马万余以上驻扎…”

    潘宇听罢,老半天没有反应过来,咋舌道:“什么?貂禅兵马…出现在河内?…她们有何企图?”

    麹义眉头紧锁着,沉思片刻,缓缓道:“河内者,西可遥指长安,南下可威迫宛、洛,实乃历来兵家必争之地也。今为主公得之,貂禅…”顿了顿,突的睁大了双眼望着潘宇道:“难道他们想开启战端不成?”

    潘宇脸色难看的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我看十有八九不会错,想那貂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有此等作为,想必也不是平凡之辈。河内如此重要,她岂会轻易让于主公。”

    麹义赞同的颔首,说道:“貂禅此次东征,已经攻克洛阳,司隶州除了河内郡外全是其囊中之物了,想必她想趁此机会一鼓作气夺取河内。”

    潘宇呼出一口气,来回踱了两步,转身道:“这温县可是河内的门户,万万不可失啊。要一但有失,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

    麹义点头应声道:“你说的对,温县是不能失的…好,我们还是先派人告之太史将军吧…”

    潘宇肃着脸,说道:“如此也好。为今之计,还是我先领一军前去问问清楚,如不成,再厮杀……”麹义看了他两眼,略带担心的说道:“那将军可要善言相问,万不得已,千万不要伤了两家的和气。”

    潘宇点着头,应声道:“放心吧,我自有分寸…”这时,脚步上响起,一道声音传来“两位将军还有闲情在此谈天啊,貂禅的军队就快杀来啦…”

    厅内两人都是一惊,回头一看,齐声道:“原来是许军师啊…”话落,许攸笑眯眯的走了进来,麹义首先开口问道:“军师,你方才说的…可是实情?”

    许攸端起茶几上的一杯茶,啄了一口,说道:“方才斥候回报说的,想必没有错…领军的统帅是常胜将军皇甫嵩…正往温县方向急行军而来…”

    皇甫嵩在黃巾之亂時,用火攻大破張梁、張寶軍,掘出張角之墓,從屍體上砍下首級。一度下野,董卓死後又回朝為官。今为貂禅得力的大将之一。

    “皇甫嵩…”两人几乎都是一脸的惊愕,似不敢相信的表情。潘宇首先缓过神来,问道:“東漢的常胜将军吗?…好玩,好玩!就让我去会会他。”潘宇一脸的自信,好胜的性格一上来,十头牛都拉不回。

    “好!那就全看潘将军的了,待破了皇甫嵩,这头功就是将军的了。”许攸的话好比火上浇油,潘宇被说的都有些飘飘然了。

    潘宇本就是个正直的汉子,经许攸一激,随口说道:“好!我一定给那皇甫嵩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我们也不是好惹的。”

    麹义略有担心的说道:“这…怕就怕皇甫嵩有备而来,将军贸然出击,恐怕中了他的奸计…”

    话也没说完,潘宇一口打断道:“他皇甫嵩侵我疆界,若我们畏缩不前,岂不让天下人耻笑…”看见麹义还想说话,许攸笑着说道:“麹将军不必担心,攸随潘将军一道去,阵前也好随机应变…”

    潘宇边招呼许攸往外走,边说道:“那就劳烦将军守城了,等我的好消息吧。”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麹义摇了摇头,惟有在心底安慰着自己,便去部属守城事宜了。

    潘宇领着兵马一路前行,与皇甫嵩的先锋部队相遇。两军列阵,潘宇披挂上马,来到阵前,叫道:“来者何人?为何侵我疆界?”

    牛辅手使一把三棱大砍刀,背上有弓箭,腰上挂着短剑,见潘宇发话,也出阵叫道:“呸!你的疆界?分明是抢夺来的,还好意思说。我们的主公乃大汉的国师,这普天之下的土地都是汉室的…你等还不快快下马受降天使,若再执迷不悟,定杀你个片甲不留。”

    潘宇闻言刚想开骂,突的想起来时麹义的交代,只得压着火气,说道:“只要你们现在撤军,我主定谴使约与盟好,免动干戈。”

    牛辅听了,冷笑一声,说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废话少说,如再不投降,看我的大刀答不答应。”说着耀武扬威般的举了举手中的三棱大刀。

    潘宇闻言,再也遏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拍马上前,对准牛辅就是一枪刺去。牛辅也不慌不忙,举起三棱大刀往前一迎。

    两马盘旋,枪刀碰撞得叮当脆响,两人武艺相当,一时分不出胜负。阵上许攸看得真切,暗暗着急,忽的拉来一名弓箭手,轻声几语,弓箭手应声而去。看着阵上的两人,许攸终于露出了微笑。

    两马相交,又斗了几个回合,仍分不出胜负。就在这时,一声箭响,正中牛辅战马。那马长嘶一声,往前窜去,差一点把牛辅摔下马来。

    潘宇看在眼里,急忙拍马上前,挺手中钢枪,对准牛辅的心窝就刺。这次,牛辅早就吓破了胆,侧身一躲,险险的躲过这致命的一击,回身便逃。

    潘宇钢枪一挥,马一拍,身先士卒冲入敌阵,身后众兵将见了各个奋勇杀敌。双方一阵厮杀,牛辅的兵马早已丧失了信心,被杀的落花流水,大败而走。

    潘宇勒兵追杀一阵,收拾兵马前行,与皇甫嵩大军隔涡水相对,各自扎下营寨。

    皇甫嵩,东汉百战将军,虽已年老,威风仍在。他知道:要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不止靠实力,还得靠奇谋。

    他亲自带着各将领去察看地形,部属好一切,在我军退路上,布置士兵砍伐大树,设置路障,布好伏兵。

    在涡水边上,皇甫嵩亲自下水测试了下河水的深度和河水的流速。回身说道:“这潘宇也算是一员战将,也是温县前锋部队。这涡水是他的必经之道,咱要让这涡水成为潘宇的坟墓。”

    荀攸点点头,当场提出道:“我们若在涡水上游筑坝拦水,当潘宇渡河时,袭击一下,不止可以击杀他的兵马,连带也挫动了温县守军的锐气。”

    荀攸,荀彧之侄。历史上在征讨吕布,平定北方,以及官渡、赤壁之战时屡出奇谋,立下大功,是曹操手下重要谋士,成为魏政权第一个中书令。

    皇甫嵩听了,兴奋的说道:“公达与我的想法一致,就这么办。”

    作为军事家的皇甫嵩,他深深知道兵贵神速,时机稍纵即逝的道理。所以当场便派李蒙、王方领数千士兵前去筑坝。

    且说潘宇刚刚立好营寨,正想休息,只见许攸急步来到中军帐中。

    潘宇正想发话,不想许攸早已开口问道:“将军不思从速进取,在此何干?”

    潘宇答道:“今天夜幕当头,士兵连续行军,已经很疲劳,我想等到明日清晨再渡河进攻,也还不迟。”

    许攸听了潘宇的话,劝说道:“将军的话,是有道理。但将军想啊,如我们在此夜三更渡河,必可出奇制胜,杀他个措手不及。”

    潘宇闻言,不置可否的说道:“但如今夜渡河,一旦敌兵袭来,将首尾不顾啊。”

    许攸笑着说道:“将军此言差矣。今夜渡河,敌兵岂会料知。当今之计,只有乘胜前进,才可制胜。”

    许攸刚说罢,又怕潘宇有所顾虑,又说道:“况且我早已派人勘察过涡水,那河水并不深,仅及马腹,河中还有几只小船哩。”

    潘宇听到此,忧虑一下散尽,双眼一亮道:“这真是天人齐助啊。”

    当夜,潘宇令许攸守营,自带大军渡河来袭皇甫嵩。潘宇弃船不坐,策马而进,一边又催军卒一齐渡河。

    须臾,潘宇与众军兵已经涉水到河中间。这时正是深秋季节,夜里有些冷,河水更凉。

    忽见上游几丈的水头咆哮而下,向大军猛扑过来。水位猛然升高几尺,流速加快,河中的人大半已随波而去,死伤大半。

    正当潘宇上岸整顿残兵时,忽听战鼓隆隆响起,那漫山遍野的伏兵,一下子冲将过来,向潘宇发起了攻击。万余多支火把,映红了半个天空,喊杀声震天彻野。

    “活捉潘宇啊!不能让他跑了呀!……”

    这声音在涡水水面回响,在大地上回荡。

    此时,潘宇才如梦初醒,知道自己已经是背水陷伏,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他心里明白:若不当机立断,必然会背水作战,难以脱身。

    于是,潘宇急中生智,马上下令全军集结起来,迎战敌军。他翻身上马,亲自带领亲兵和残卒主动向皇甫军冲杀过去。

    两军混战在一起,喊杀声震天动地。潘宇虽然知道自己处境不利,但英勇仍在。只见他奋力厮杀,勇气倍增。杀得皇甫军顿时纷纷败退。

    正当潘宇冲出重围,牛辅又过来接战。潘宇一见,分外眼红,大喊一声道:“贼将看枪!”

    二人正在一来一往,厮杀得难解难分之时,只见潘宇将手中枪一拧,突得一刺,惊得牛辅忙侧身闪躲。

    潘宇趁这空档,拍马便走。牛辅一见,紧紧追赶,在后面大喊:“贼将,往哪里逃。”

    但终因乱军挡路,潘宇终得逃脱。得至半路,却见许攸慌张赶来,诉说大营被袭占一事。

    两下会合,无奈之下,只得同往温县而来。

    翠微居独家VIP作品,转载请勿删,并注明!谢谢!

    ;